父母体检最该查什么?这份检查清单送给你!

父母体检 suyan 2024-05-20 11:41 156 0

    父母上了年纪,作为子女最应该做的就是每年带父母去做一次全方位的体检,毕竟父母的身体健康最重要。但现在体检项目繁多,究竟应该查什么?男女体检重点有什么不同?哪些才是真正有用的项目?

父母体检最该查什么

    以下这份父母健康体检攻略,作为子女的你值得收藏并转给爸妈!

    这八大项目男女都要查!

tz.jpg

    01腰围、体重

    很多人觉得这两项可有可无,事实可不是这样!

    常言道“肥胖是百病之源”,我们都知道,身体过于肥胖,不仅会增加心脏负担,诱发心血管疾病,还可能导致高血压、糖尿病甚至癌症等多种疾病;而过于消瘦,会使抵抗力减低,免疫功能下降。

    腰围对健康影响非常大。如果腰围不达标,那么可能身体存在一些与肥胖相关的疾病,比如脂肪肝、高血压,糖尿病,糖尿病等一系慢性疾病。2014年青岛疾控中心发布的一项研究《中心性肥胖与糖调节受损、2型糖尿病的关系》中指出,中心性肥胖导致的腰臀比异常,与血糖调节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都有关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2018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登一篇《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》发现,中心性肥胖是缺血性心脏病风险独立的危险因素,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随中心性肥胖测量指标腰围的增加而增加。

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.jpg

    02三大常规

    虽然三大常规(血常规、尿常规、粪常规)的预警作用较弱,但也能查出一些特殊疾病,不能忽视。

    血常规——血液在人身体内不断循环流动,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,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和体内各个脏器的正常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检查血液中何种成分发生了变化也可能会据此寻找出疾病的病因,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,继而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。因此,血常规的检查不容忽视

    尿常规——不同的疾病,尤其是尿路及肾脏疾病,可通过尿液体现,如尿液的颜色、pH值,以及尿液中是否出现葡萄糖、亚硝酸盐、尿蛋白等,都对一些疾病有着预示作用。

    粪常规——有很多人在体检时会放弃粪便检查,觉得自己平时上厕所很正常也很规律,不会有大问题。实际上,很多疾病我们从肉眼无法判断。粪便检查不仅会观察大便颜色、形态,还会关注细胞、潜血等,对消化系统疾病、良恶性肿瘤的诊断、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
四高

    03血压、血糖、血脂、血尿酸

    血压、血脂、血糖、血尿酸这四项是基础必备检查,如果这些结果出现异常称为代谢综合征,可能会导致全身从上到下各器官的多种疾病,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如冠心病、脑卒中、甚至某些癌症。

    为明确有无代谢综合征,体检中一定要用血压计测血压,抽血检查血脂、血糖和血尿酸的情况。

  心电图

    04心电图

    心脏疾病在老年群体中高发,因此中老年人心脏功能检查必不可少。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冠心病心肌缺血改变、心律失常等心脏异常

    而对于X线、超声心动图、心向量图检查、冠脉造影等具体筛查项目,要根据不同的病情来决定是否需要,可咨询专科医生。

骨密度

    05骨密度检测

    上了年纪后,骨骼疾病也要格外关注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萧梅芳2020年8月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,骨内钙质一般从30多岁开始流失,但是骨质疏松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,所以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和45岁以上的女性进行骨密度检查

胃镜肠镜

    06胃镜、肠镜

    胃肠镜是确定胃肠癌症的金标准但是由于不重视胃镜检查,中国90%的胃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。

    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《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》,40岁以上的人群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群、有慢性胃萎缩、胃炎、胃息肉等的人群、胃癌家族遗传病史的人,都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建议40岁以上的人,每隔两三年,做一次肠镜。

肝功能肺功能肾脏功能

    07肝功能、肺功能、肾脏功能

    肝脏、肺脏、肾脏等主要脏器,由于病变早期症状不明显,难以感知,因此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,已做到有疾病早发现、早治疗,不同脏器要进行检查不同,如肺功能检查胸片、低剂量螺旋CT,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等。

听力眼镜

    08听力、眼底等颜面部检查

    对于健康的年轻人来说,这类检查可能并不重要,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必不可少。

    查眼底可及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、原发性青光眼等。特别是对白内障、青光眼、糖尿病眼病等的筛检,只要简单的裂隙灯检查和眼底检查即可,就能避免失明这样的悲剧。同样老年人如果有听力下降等问题,及早发现,尽早用助听器能更好地改善状况。

父母体检最该查什么?这份检查清单送给你

本文链接:http://tijianri.com/post/561.html 声明:本站内容仅限用于健康/体检/知识/科普/宣传,并非提供医学建议/诊断/治疗。

分享到:

评论区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