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了结直肠癌能活多久?怎样才能远离结直肠癌?
近年来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,如鸡鸭鱼肉等高热量、高脂肪、高蛋白食物摄入增多,导致结直肠癌越来越高发了。想知道得了结直肠癌到底能活多久?如何才能远离结直肠癌?素颜小姐姐建议耐心阅读此文外,还需要深度阅读《适合中国人的最佳癌症预防和筛查指南出炉!》《两会上频频被点名 “肿瘤筛查” 这些知识需要收藏》这两篇内容。
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早期症状不明显,随着癌肿的增大而出现排便习惯改变、便血、腹泻、腹泻与便秘交替、局部腹痛等症状。晚期则表现为贫血、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。
83%患者首诊即中晚期
中国开展的一项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结果显示:
1、认知水平低:得病前,超过一半(64%)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,85%的患者不了解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知识;97%未做过肠镜筛查,其中86.5%的患者未做肠镜筛查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需要定期做肠镜筛查。
2、一检查就是中晚期:85.8%的被调查患者首次就诊原因是发现便血、严重腹泻或腹痛等疑似症状、7.3%患者是在诊治其他疾病时发现异常,仅6.9%是体检时发现疑似症状。这也导致首次确诊时,83%的结直肠癌患者都处于中晚期。
3、首次确诊近一半患者存在转移:首次确诊时,44%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、肺等部位的转移。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,我国结直肠患者确诊时为中晚期的比例更高,且发生转移的患者较多,给治疗和预后带来了很大挑战。
得了结直肠癌能活多久?
1、5年生存率
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SEER数据库根据三个不同的特征对癌症进行分期:局部、区域和远处。
基于 2010 年至 2016 年间被诊断患有结肠癌的人数,5年生存率如下:
当癌症还没有扩散到结肠或直肠以外(局部性)时,五年生存率为91%;
当癌细胞已扩散到结肠或直肠以外的附近的器官或淋巴结(区域性)时,五年生存率为72%;
当癌症已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(远处)时,五年生存率为14%。
温馨提示:生存率是基于历史数据的,并未考虑到治疗方案的改善;相对五年生存率的统计数据不包括其他可能转移到结肠的癌症。
2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后
结直肠癌主要的转移途径主要包括淋巴结转移、血行转移和种植性转移。
肝脏是结直肠癌患者最容易出现转移的器官。约有半数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病程中发生肝转移,其中30%左右为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后发现的"异时性肝转移”,另有约25%在初次诊断大肠癌时发现了肝转移,则称"同时性肝转移"。
若同时性肝转移的转移病灶仅限于单侧病灶、数量≤3个、最大直径≤5cm、切缘>1cm和癌胚抗原(CEA)<100 ng/ml,可同时行肝转移瘤切除手术。效果尚可,术后3年生存率为41%~79%,5年生存率为31%~39%。
若肝转移病灶过大、过多不能手术者,推荐行全身化疗、介入栓塞化疗、射频消融等治疗手段。但患者生存较差,5年生存率仅为6%。
预防结直肠癌,筛查是关键!
结直肠癌的预后与“三早”(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)疗密切相关,早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可达90%以上,甚至在极早期几乎可100%治愈,而晚期的5年生存率不足15%。
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,不仅可以发现息肉等癌前疾病,还能在肠镜下治疗癌前病变和早癌。如果不愿做或者不能做肠镜检查,可以先行粪便实验,再进行下一步检查。
1、全球指南建议
全球大多数指南建议,年过50岁开始筛查。实际上,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年轻化日益严重,因此临床专家大都建议,普通人群应该在40岁以前开始筛查。
而高危人群要立即进行筛查;无症状的高危人群,在30-40岁进行筛查;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,则需要从儿童开始筛查。
有以下6种情况之一可作为高危人群:
①有消化道症状,如便血、黏液便及腹痛者;不明原因贫血/体重下降;
②曾有大肠癌病史者;
③曾有大肠癌癌前疾病者(如大肠腺瘤、溃疡性结肠炎、克罗恩病、血吸虫病等);
④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;
⑤有大肠息肉家族史的直系亲属;
⑥有盆腔放疗史者。
2、中国筛查指南
中国指南建议是筛查的目标人群应该是40-75岁之间。平均风险人群应在40岁开始行结直肠癌筛查,76~85岁之间需个体化筛查,85岁以上不建议筛查。
对于普通人群:
①粪便潜血实验为每年1次;
②粪便DNA检测每1~3年1次;
③每5~10年做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。
对高危人群:
年龄≥40岁,具有以下一项者可视为高危患者:
①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阳性;
②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;(一级亲属指的是:一个人的父母、子女以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)
③本人有癌症史或肠息肉史;
④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;慢性便秘、慢性腹泻、粘液血便,不良生活事件史以慢性阑尾炎史。
对高危对象作肠镜检查,阳性者根据治疗原则处理,阴性者每年复查1次大便潜血试验;如筛检出肿瘤,可选择内镜下或外科手术切除,并进行综合治疗。
预防患结直肠癌的方式
1、避免肥胖
肥胖是包括肠道在内的许多组织中公认的癌症风险因素。一项发表在BMC Medicine研究表明,男性较高的体重指数(BMI )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密切相关(HR=1.23),BMI每增加4.2 kg/m2,结直肠癌风险升高23%。
在女性中,BMI每增加5.2 kg/m2,结直肠癌风险升高9%;腰臀比(WHR)每增加0.07,风险升高5%。
2、避免摄入大量的红肉及其制品
红肉及其制品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作用已被确认。每增加100g/d的红肉摄入将增加29%的结直肠癌发生风险,而每增加50g/d的肉制品摄入将增加21%的患病率,其中男性的相关性尤其显著。
因此,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(WCRF)—美国癌症研究院(AICR)建议每周红肉的食用量不应超过500g,同时避免食用腌制及熏制的肉类。
3、少喝含糖饮料
除了加工肉,长期喝含糖饮料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。今年五月份,发表在著名肠道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,青春期长期喝含糖饮料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32%。
4、过度饮酒
一些观察性研究表明,过量饮酒将明显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,且在男性中相关性更强。
5、增加钙摄入
牛奶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生率有非线性的负相关,并且在摄入量最高组,其保护作用最为明显。
低钙摄入者及结直肠癌高危人群,应通过食用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的奶制品,如低脂牛奶、奶酪或酸奶,以增加钙摄入。
6、多摄入膳食纤维
每天食用10g膳食纤维将降低10%的结直肠癌发生率。欧洲一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,膳食纤维的摄入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呈负相关,且与膳食纤维的来源无关。较多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发现高纤维食物有预防作用。
患者膳食纤维摄入减少,其粪便内各种短链脂肪酸(包括丁酸盐)含量下降。
经对膳食纤维的预防作用进行Meta分析,也证实了其临床预防价值。
7、阿司匹林
有研究表明,在有遗传倾向的高危人群中,成年早期(平均45岁)服用阿司匹林可将结直肠癌风险减半,而且这种预防效果可维持长达10-20年!
本文链接:http://tijianri.com/post/154.html 声明:本站内容仅限用于健康/体检/知识/科普/宣传,并非提供医学建议/诊断/治疗。
最新留言
评:早睡早起,戒烟戒酒,还有得救
2024-05-16 08:22:17评:体检甭想,结果改报团旅游,要求体检就去了
2024-05-14 22:18:30评:花边了笑死我了
2024-05-14 22:02:45评:衣服袖子太小搞不上去,抽个血太费劲,尴尬死了
2024-04-30 17:32:43评:学习了,感谢分享
2024-04-30 17:24:25评:啤酒🍺配方便面,啥啥都有
2024-04-20 10:06:57